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省医药医学科学研究所>> 阴道癌

妇科肿瘤临床常用清热解毒方剂

文章来源:www.aizheng120.com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04日

妇科肿瘤常为邪毒入侵、蕴蓄而成。郁毒化热,常表现为毒热之证。故清热解毒方药在妇科肿瘤临床上最常用。但解毒不限于清热,诸如凉血、活血、化痰、滋阴、消肿等都可与解毒法结合。各地报道抗癌中取药火剂中亦以解毒类方剂最多。现仅择其要者,供临床治疗时参考选用。

妇科肿瘤常为邪毒入侵、蕴蓄而成。郁毒化热,常表现为毒热之证。故清热解毒方药在妇科肿瘤临床上最常用。但解毒不限于清热,诸如凉血、活血、化痰、滋阴、消肿等都可与解毒法结合。各地报道抗癌中取药火剂中亦以解毒类方剂最多。现仅择其要者,供临床治疗时参考选用。

1、解毒清热汤(《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

【方药】蒲公英30克,野菊花30克,大青叶30克,紫花地丁15克,蚤休15克,天花粉15克,赤芍10克。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可用于妇女各种肿瘤及件有感染、毒热壅盛者。本方为消热解毒里剂,苦寒直折,不可久服,以防伤胃。

2、五味消毒饮(《疡科心得》)方)

【方药】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紫背天葵各30克。水煎,或入黄酒100毫升,再滚数沸,滤出药液。药渣如法再煎。分三次服。

【功朋主治】清热解毒。主治妇女各种肿溜感染及肿瘤患者证属毒热壅盛者。

3、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方药】黄连10克,黄芩、黄柏各6克,栀子10克,以水600毫克,升煮取200毫升,分两次服。

【功用主治】泻火解毒。主治妇科肿瘤台并感染,有实热证者

4、龙蛇羊泉汤(民间经验方)

【方药】龙葵30克,蜀羊泉30克.蛇莓15—30克。水煎分服。

【功用主治】解毒抗癌。随辨病不同而加味,乳腺癌加蒲公英30克,七叶一枝花、薜荔果各15克。

5、解毒消瘤汤(经验方)

【方药】半枝莲、龙葵、草河车各30克,白花蛇舌草60克,北豆根10克。水煎分服。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抗癌消瘤。用于各种癌症患者具有毒热证象者。方中之中草药有抗妇科肿瘤的作用。

6、龙胆泻肝汤(《和剂局方》方)

【方药】龙胆草(酒炒)15克,黄苹、棍子、当归、柴胡、生地、泽泻、车前子各10克,木通6克,甘草5克。水煎分服。

【功用主治】泻肝清火。主治肝郁化火,肝火亢盛。乳癌肿物红肿疼痛、舌赤尿黄脉数者;但须津液未伤者,可以本方苦寒直折。但不能久服,免伤脾胃。

7、当归龙荟九(《宣明论》方)

【方药】龙胆草、黄芩、桅子、当归、黄连、黄柏各30克,大黄、芦荟、青黛各15克,木香8克,这、麝香1.5克(另研)。上为末,神曲物糊丸,桐子大。每服20-30丸,姜汤、白汤任意送下。

【功用主治】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毒热。此方为黄连解毒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适用于妇科肿瘤患者具有邪深热盛、肝胆实火而见头晕目眩、谵语发狂、便秘嗖赤症候者。

8、清瘤丸(《实用中医学》方)

【方药】银花、白芷、大青叶、夏枯草、栀子,及冰片少许,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服1丸,每日2—3次。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伴有实热之证的妇女各类肿瘤患者。

9、犀角地黄汤(《干金方》方)

【方药】犀角2—3克,生地黄30克,芍药12克,壮丹皮10克。水煎分服,犀角磨汁和服或犀询粉冲服。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淤。主治温热之邪,深入血分,热甚动血、吐血、衄血、便血者。或热入营血,神昏谵语,斑巴紫黑,舌降起刺者。以此方为基本方,治疗妇科肿瘤可加入消热解毒抗癌中草药。

10、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方)

【方药】生石膏30克,生地20克,犀角3克,川黄连5克,桅子、黄芩、知母、赤芍、桔梗、连翘、丹皮、鲜竹叶各10克,甘草4克,玄参15克。生石育先煎沸数分钟,后下诸药。犀角磨汁和服。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滋阴。主治一切火热邪毒之证。患者表现为大热烦躁,渴饮干呕,头痛如裂,昏狂谵语,或发斑吐衄,舌降唇焦,脉沉细而数,或沉而数或浮大而数等症。本方为大寒解毒之重剂,临床上宜掌很运用。一般癌症患者发热无明显火毒症侯者,效果较差。

11、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方)

【方药】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板子、雄黄、朱砂各30克,麝香、冰片各8克,真珠l 5克。先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金箔为衣,蜡皮封存。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1丸。病重体实者,可日再服,甚至日三服。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开窍安神。主治温热之邪内陷,热入心包,热闭神昏者,身热、烦燥不安。用于妇科肿瘤患者有高热、神志不清及有高热抽搐等症患者

文章:编辑101

肿瘤可以治愈吗?费用多少?点击此处免费咨询在线医生

防医托、防欺骗,不要轻信他人,治疗肿瘤疾病请选择正规的肿瘤医院。如果您对于以上文章的内容还有疑问,可以点击下面的按钮,与医生在线一对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