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梓荣,已故著名中医外科教授,湖南人。对体表癌颇有研究,其成果获1987年湖南省科学大会成果奖。曾以五虎丹为主治疗体表恶性肿瘤115例,总有效率79.1%,其中收治恶性黑色素瘤6例,均获满意疗效。
中药治疗黑色素瘤成功案例选肖梓荣医案
肖梓荣医案
肖梓荣医案:“五虎菊藻”治疗黑色素瘤
肖梓荣,已故著名中医外科教授,湖南人。对体表癌颇有研究,其成果获1987年湖南省科学大会成果奖。曾以五虎丹为主治疗体表恶性肿瘤115例,总有效率79.1%,其中收治恶性黑色素瘤6例,均获满意疗效。
肖氏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外治为主以毒攻毒,拔除病灶。所用的五虎丹制剂,善于去腐拔毒,涂上或插入肿瘤组织后1~3周,癌瘤病灶即坏死脱落,继上去腐提脓的红升丹以促使疮面愈合。据临床观察,五虎丹制剂除作用于病灶局部外,还可清除潜伏或残留在周围组织甚至已向淋巴转移的毒素。曾治疗55例鳞癌,治疗前附近淋巴肿大的有18例,治疗后有14例消失。二是外治与内治相结合,菊藻丸是自拟经验方,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治疗癌肿有一定疗效。只有内外夹攻,才能彻底清除潜伏在肌体内的余毒,以绝后患。
例1 严××,女,64岁,干部。1972年6月19日入院。
患者3年前,发现左足底生一黑色结节,如绿豆大,增长较快,后溃破,有奇臭,经某医院病理切片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转来我院医治。入院检查:左足底第二趾基底部肿块约3.5×3×l厘米大小,疮面有少量黑色分泌物,奇臭,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如蚕豆大小。治疗经过:上五虎丹糊剂2次,2周后,肿瘤组织坏死脱落,继上红升丹,每2天换药1次,内服菊藻丸,3个月后疮面完全愈合,切片复查报告为:大量炎性细胞,未见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出院时检查,原左腹股沟肿大的淋巴结已消失,共住院118天,临床治愈出院。多次追访,患者全身情况好,局部组织柔软、光滑、平整,未发现转移现象。
例2 欧阳××,男,58岁。1973年5月14日入院。
患者1年前,右足跟长一新生物,小而色黑。继而溃烂,久不愈合,经某医院病理切片,报告为右足跟恶性黑色素瘤。入院检查:右足跟黑色溃疡约3.5×2.5厘米大小,有少量黑色分泌物,右侧腹股沟淋巴结稍肿大。共上五虎丹糊剂6次,3周后肿瘤组织全部坏死脱落,继上红升丹,内服菊藻丸,半年后疮面逐渐愈合,切片2次,均未见黑色素瘤细胞。共住院230天,临床治愈出院。
例3 孙××,男,47岁,工人。1973年6月2日入院。
患者3年前,左背部长一新生物,如绿豆大,增长迅速。以后在周围出现几个卫星病灶,最大的约3×4×0.5厘米,色紫红,不疼痛,经某医院病理切片报告为恶性黑色素瘤。局部上五虎丹钉剂2次,每次上2个半枝,含丹量约3克,肿瘤坏死组织脱落。继上红升丹以促使疮面愈合,每2天换药1次,内服菊藻丸及破瘀软坚、抗癌解毒的中药(生地12克,银花12克,紫草9克,漏芦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归尾9克,菊花9克,土茯苓15克)共50多剂,疮面愈合平整。住院70天,临床治愈出院。
例4 李××,男,35岁,工人。1974年6月11日入院。
患者10年前,发现右大腿生一黑色肿块,经某医院病理切片报告为恶性黑色素瘤,分别于1964年和1972年两次行局部切除;第二次术后仅1月又复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曾赴杭州某医院作局部广泛切除,并给予争光霉素治疗。3月后,左臂部又生一黑色肿块,入院时该肿瘤约2.5×1.5厘米大小,质中等硬,边缘清楚,与皮肤不粘连。上五虎糊剂2次,约含丹药15克,2周后肿块组织坏死脱落。继上红升丹,内服菊藻丸,于2月后,疮口完全愈合,瘢痕平整,切片复查,未见癌变。住院81天,临床治愈出院。
例5 王××,男,70岁,农民。1976年3月2日入院。
患者半年前,发现左脚掌接近小趾处长一新生物,初为黄豆大,增长颇快,局部疼痛,溃破后流黄水样分泌物,经某医院病理切片报告为恶性黑色素瘤。入院检查,左脚掌近小趾处肿块约2.5×2.5厘米大小,溃破流黄黑水,量少而臭,体表淋巴结不肿大,局部上拔毒钉3次,每次上两个半枝,约3周后,肿瘤组织坏死脱落。继上红升丹,2天换药1次,内服菊藻丸及祛瘀散结、抗癌解毒的中药(基本同第三例)120多剂,疮面愈合平整,切片复查,未见恶性病变。共住院202天,临床治愈出院。
例6 刘××,男,46岁,干部。1978年5月12日入院。
患者两年前,发现左脚背外侧生一肿块,如蚕豆大,色红不痛,增长较快,溃破后肉芽组织色黑,呈菜花样外翻,约2.5×2.5厘米大小,经某医院病理切片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曾服中药、西药,无明显疗效,建议截肢。入院时左右腹股沟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经上五虎丹钉剂3次,每次3个半枝,3周后,肿块组织坏死脱落。继上红升丹,内服菊藻丸及软坚散结、抗癌解毒的中药(紫草、天葵、牡蛎、夏枯草、山豆根、金银花、白英、薏苡仁、香附、甘草)50多剂,疮面基本愈合,腹股沟淋巴结明显缩小。共住院64天,有效出院。
(引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肿瘤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
【注解】 1.“临床治愈”指暂时治愈,以后有可能复发。2.总共治疗6例,每一例都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谁说中医不能治癌,治好的都是偶然的个案?3.现在外科手术普及,很少有人会用这样的方法除掉黑色素瘤。4.由于“五虎菊藻法”采用的是毒药腐蚀,其缺点很容易想象,那就是剧烈疼痛。据说治疗期间需注射杜冷丁。如果患处皮肤较嫩,就更难以忍受了。此法主要适用于早期尚未转移的黑色素瘤,对广泛转移者效果估计不会好。另外,年老体弱者也难以耐受这样的治疗。5.肖梓荣去世后,其女肖毅良及其所在单位湖南省中医院外科沿用“五虎菊藻法”治疗黑色素瘤和其他体表癌症多年,但现在据说已经停用此法了。
五.张仁济医案
患者奇斯加柯娃,女,50岁,白俄罗斯人。1987年春,由苏联来北京治疗。患者身体健壮,无病态,右下肢布满黑色素瘤病灶,疼痛。对其用中药治疗后疼痛减轻,下肢肿块缩小,黑色素瘤数目减少。常规用药:白花蛇舌草、白鲜皮、地肤子、豨莶草、半边莲、半枝莲、蚤休、虎杖、元胡、石打穿、苎麻根、喜树皮、忍冬藤、紫花地丁、蒲公英。患者服药15剂后,精神良好,身体有力,食欲增强。继服15剂后,血色素已趋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范围,血小板16万左右,下肢水肿明显消除,瘤斑明显减少。治疗8个月回国。
患者樱井××,女,60岁,日籍华人,原籍大连。病人在日本各大医院检查,确诊为黑色素瘤。原发病灶在大阴唇中部,后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桃核大小,因日本无法治疗,1986年来华到我处求医。服中药一个月后,腹股沟肿块消失,精神饮食恢复正常,行动如常人。内服中药:海藻、昆布、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豨签草、水红花子、半边莲、虎杖、石打穿、元胡、仙鹤草、生地、熟地、当归、七叶一枝花。以后按病情变化加减用药。患者治疗近一年,一年后上班工作。由于年近花甲,过度操劳,1987年元月中旬,患者对侧下肢腹股沟部位淋巴结肿大,形如鸡蛋大小,不能行走。虽经手术,病情恶化,同时心脏病复发,双下肢浮肿已不能下床,于1988年5月下旬死亡。从接受我处治疗算起,存活逾两年半。
(引自张仁济、张大宁编著《中医治癌新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注解】1.张仁济(1915-1998)系京城名医施今墨的弟子,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名噪一时的民间治癌名医,著有《中医治癌新路》一书。其治疗效果较好的主要是肺鳞癌、肺腺癌、食道癌和白血病等,曾治愈过多例患者,也治愈过肝癌等病例。2.上述两名患者中,第一名患者的黑色素瘤似乎属于恶性程度不怎么高的类型。服药后瘤斑减少,水肿消除,血常规指标恢复正常,治疗有效无疑,但历经八个月没有治愈。患者身为苏联公民,不可能一直留在北京治疗,回国后病情估计会反弹,不过由于肿瘤恶性程度不高,短时间内不至于致命。第二名患者服中药一个月后腹股沟转移淋巴结即消失,效果明显,但同样未能治愈。后来的复发而死既有患者操劳过度的因素,也说明张仁济对她的疗效不够稳定。3.张仁济去世后,其医术由其女儿张大宁继承。可惜她资质远远比不上父亲,又是半路出家,那种面对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病情沉着果断、力挽狂澜的本领,是她所不具备的。
周岱翰医案
陈××,女,36岁,因腹痛并阵发性绞痛,触及下腹部肿物就诊。剖腹术中见卵巢、子宫、肠系膜、腹腔淋巴结被肿物广泛浸润,呈黑色结节状,病理报告示内脏恶性黑色素瘤,术后两周出现中量腹水,现为术后三周,持续高热达39.5-40℃两天,汗出喘促,口渴喜饮,腹胀纳呆,大便4天未行,尿短黄,消瘦,眼神疲,喘息呻吟,呼吸32次/分,心率114次/分,蛙腹,叩诊多量腹水,舌苔黄、干燥,舌质红绛,脉滑数。用药:大黄20(克),黄柏15,山栀15,蒲公英30,银花20,红花15,苦参20,白花蛇舌草30,徐长卿30,芒硝15。上药加水1200毫升,煎至400毫升,过滤干净,冷却到38-40℃,给患者灌肠。用药一次后大便通利,继续灌肠两天后热退,腹水消退大半。
(引自周岱翰著《肿瘤治验集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注解】此例为黑色素瘤盆腔广泛转移,术后高热腹水,大便不通。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属于何种癌症,甚至不论是否癌症,通利大便都是当务之急。只要大便一通,病情很快缓解。而中药通利大便既可以内服,也可以采用灌肠的形式。灌肠的好处是不容易耗伤正气,而且即使患者无法喝药,也可以照常进行。另外,药方并不一定要用本医案中的,也可以用大承气汤之类,重要的是一定要有生大黄。
公众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生不得癌症秘诀"
微信/QQ:115159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