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毒素疗法 膀胱癌克星:肿瘤的免疫毒素疗法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癌症新疗法。免疫毒素疗法是将对肿瘤癌细胞具有特异识别能力的抗体与毒素蛋白通过化学交联而构建的一种杂交分子。免疫毒素疗法治疗膀胱癌其毒副作用小,见效快等优点。
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那么,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明显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白带突然变透明如水警惕子宫癌
白带被称为女性健康的重要标志,它常常能反映女性隐私处的健康问题。当白带发生异常变化时,要警惕妇科恶性肿瘤的信号。
健康女性的白带是一种微酸性的黏稠物,一般量不多,颜色呈乳白色、鸡蛋清样,稍有腥味,有湿润阴道、排泄废物、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作用。
白带突然变透明如水,常弄湿内裤,并且还伴有一股臭味,这就是水样白带。阴道炎、宫颈炎都会有这一症状,不同的是水样白带分泌过多,且持续时间较长,要警惕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能。首先考虑子宫癌或输卵管癌,如水样白带如米泔,可能是输卵管癌的信号。一旦出现水样白带要及时就医,检查白带内有无滴虫、霉菌,仔细检查宫颈、子宫及盆腔,必要时做宫颈涂片、活组织检查或诊断性刮宫术。
当白带中有血时,可因宫颈息肉、重度宫颈炎、子宫肌瘤等造成,若长期出现或出血量渐渐增多,要警惕子宫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可能。尤其是绝经期后的老年妇女更要注意,这更可能是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
子宫内膜癌的其他症状
除了白带异常,子宫内膜癌的病人绝大多数还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阴道不规则出血、绝经后阴道流血等,
1、月经不正常
最常见的是阴道不规则流血,即时多时少淋漓不干净,开始出血量不多,随着病情的发展,出血量会增加,但大量出血者较少见。没有绝经的病人可出现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量时多时少,断断续续;已经绝经的人,出现阴道流血,医学上称之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患者首先应警惕子宫患染内膜癌的可能。
2、疼痛
一般子宫内膜癌不会引起疼痛的感觉,但晚期的人,侵犯了附近器官和神经,或者由于肿瘤大,产生了压迫症状,可能引起下腹痛、腰部、腿部、脚等部位疼痛。
3、恶液质
晚期可出现消瘦、发烧,还可能出现全身无力、脸色苍白、贫血等现象,我们称之为恶液质。
预防子宫内膜癌注意事项
至于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女性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吸毒、吸烟、酗酒:作为女性,洁身自好是前提。要预防癌症的发生,人们首先要爱护自己、爱护环境。
2、饭前饭后,大小便后要洗手。勤洗手是有效防止疾病传播的手段。
3、穿着透气、宽松的纯棉内裤:霉菌易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应该穿着透气、宽松的纯棉内裤,可以防止霉菌的发生。
4、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加上缺少运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5、保持无菌的生活环境:保持无菌的生活环境,有性生活的女性应该保持乾净清爽的床单。
6、注意性卫生:平时应注意外阴及内裤的清洁,注意经期卫生,不要性紊乱也能有效地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女性要想远离子宫内膜癌,就必须做好上述保护工作哦!
免疫毒素疗法 膀胱癌克星:肿瘤的免疫毒素疗法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癌症新疗法。免疫毒素疗法是将对肿瘤癌细胞具有特异识别能力的抗体与毒素蛋白通过化学交联而构建的一种杂交分子。由于抗肿瘤抗体可以特异地识别肿瘤癌细胞,所以免疫毒素在体内可以像“导弹”一样定向寻找癌细胞,并将其杀死,但同时对正常组织又不会造成损伤,因此又被称为膀胱癌治疗的“生物导弹”。
免疫毒素疗法 膀胱癌克星
用于构建免疫毒素“弹头”的是毒素蛋白,它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非常强,大约为一般抗癌药物的1万~10万倍。专家认为,只要一个毒素分子进入癌细胞,就可以使该癌细胞死亡,而且癌细胞一般不会对毒素产生耐药性。因此免疫毒素是一种理想的抗肿瘤新型药物。
但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发现,免疫毒素一旦进入血液,就会刺激机体产生抗免疫毒素的抗体,它可以中和免疫毒素使其逐步失去疗效,因此不能长期使用。这是目前免疫毒素治疗肿瘤的一大难题。但对膀胱癌来讲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膀胱是一个与外界相通的腔状器官,免疫毒素可以经灌注进入膀胱直接与癌细胞特异结合,并有效地将其杀死。
由于免疫毒素不进入血流,所以患者体内不产生抗免疫毒素的抗体,因此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从而大大提高膀胱癌治疗效果。这些特点使膀胱癌成为公认的最适合进行免疫毒素治疗的最佳疗法。
从80年代中期起,我们建立了中国人第一株膀胱癌细胞株BIU—87,并用它作为抗原,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对人膀胱癌细胞具有高度特异结合能力的单克隆抗体BDI—1。BDI—1与放射性核素交联,通过放射显像,可以清晰地诊断出直径0.5厘米的微小肿瘤。
BDI—1与毒素蛋白交联制备的免疫毒素,在10-11M/L的极低浓度下就可杀死膀胱癌细胞,并可明显抑制膀胱癌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免疫毒素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研究,免疫毒素疗法应用取得满意的疗效。
免疫毒素疗法治疗膀胱癌,在1997年,经卫生部批准,由北石家庄肿瘤医院牵头,昆明医学院第二附院、南京市鼓楼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及北京空军总院泌尿外科参加的一项大样本的《免疫毒素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研究》作为卫生部重点课题开始实施。
膀胱癌治疗临床观察:膀胱癌治疗各型2000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95%以上的初发患者在治疗的两年内没有复发)。尤其令人鼓舞的是,对多次复发的、对抗癌药物已经耐药的患者,用免疫毒素疗法治疗后,80%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一些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其原发性较大肿瘤的在应用免疫毒素疗法治疗后,肿瘤大多不再生长,有的明显缩小,一些直径小于1厘米的肿瘤消失。
目前世界上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以及脑瘤等实体瘤的免疫毒素疗法已进入临床研究。这些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无论从治疗的例数以及疗效,都远远不如膀胱癌免疫毒素疗法的效果好。
从目前积累的资料看,膀胱癌免疫毒素疗法的特点是:
1、杀伤肿瘤的作用强,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明显优于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
2、特异性好,患者使用后,除少数患者有一些局部刺激症状外,无全身毒副作用。
3、对那些由于种种原因对抗癌药物不敏感的以及复发患者,免疫毒素疗法有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4、对一些原发肿瘤免疫毒素可以有效地控制其生长,但尚不能彻底将其清除。
中医治疗膀胱癌偏方:
[方一]
生地、山药各30克,山萸12克,茯苓、猪苓、紫草各30克,芦荟6克,小蓟、蒲黄炭各12克,半枝连、白花蛇舌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养阴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阴虚血热所致的膀胱癌。
[方二]
猪苓30克,汉防己12克,大黄、芦荟各6克,茯苓、虎杖各30克,龙胆草12克,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利湿导滞,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膀胱癌。
[方三]
黄芪30克,白术、茯苓各24克,菌灵芝30克,莪术、龙葵、蛇莓各15克,白英30克,土茯苓24克,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益气扶正,活血化瘀,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膀胱癌。
[方四]
白英、半枝莲各30克,龙葵、蛇毒各15克,肿节风、猪苓各30克,薏苡仁60克,汉防己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抗癌利尿,对膀胱痛有效。
[方五]
土贝母、山慈菇、海浮石、昆布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服6克,每日2次。
功能解毒软坚散结,适用于膀胱癌。
[方六]
香菇10个,冬笋100克。香菇用温水泡发后、去蒂、切片,冬笋切片,备用。锅内油热时,放人香菇、笋片翻炒,调入鸡汤,食盐煨至汁液将干时即可出锅,佐餐食用。
本方益胃、清热、防癌,本药膳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增强免疫力,防治膀胱癌的作用。
[方七]
大蒜200克,米醋500毫升,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剥成瓣状,洗净沥干,装入加有白糖的米醋中,浸泡1个月后即可服食,每次数枚,佐餐食用。
本方消肿散瘀,解毒抗癌,经常食用,既可开胃,又能祛病养生,连年来用于膀胱癌的防治。
[方八]
鲜土茯苓60克,棕榈子30克。浓煎成膏,制成片剂,每次5片(片重0.3克),每日3次。
功能清热解毒,可用于膀胱乳头转移性上皮痛。
[方九]
木通、牛膝、生地、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黄柏、甘草各3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清热利湿止血,适用于膀胱痛尿血。
[方十]
千金藤(鲜晶每次25克、干品10克),车前子(包)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功能清热解毒,可用于膀胱癌。
公众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生不得癌症秘诀"
微信/QQ:115159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