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子宫内膜癌要注意大姨妈来的规律,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并正确诊断子宫内膜癌,对于女性健康意义重大。
对于中年女性来说,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月经紊乱,“大姨妈”不定期来访,时间忽长忽短。然而......
姨妈乱来,她们都这么想
小A,28岁,白领女青年,经常两三个月来一次月经
小A:无所谓,爱咋咋地吧,
乱着乱着就习惯了
隔壁王阿姨,52岁,正处于大姨妈滴滴答答状态
王阿姨:快“更”了,听老姐妹说都是这样过来的
跳广场舞的夏奶奶,68岁,绝经13年,大姨妈突然造访
夏奶奶:哎呀我的老天,难道是“第二春”来啦?
妇科医生建议,当出现上述状况时,千万不要被表象蒙蔽,这可能只是披着“月经紊乱”外衣的子宫内膜癌。
月经比较乱?
其实是子宫内膜癌
一项研究发现,围绝经期内(50~59岁)的妇女发病率最高。其中大多数是由于雌激素长期刺激,孕激素缺乏,内膜失去保护,持续增生,就会发生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并正确诊断子宫内膜癌,对于女性健康意义重大。
子宫内膜癌分为二型
1、Ⅰ型为雌激素依赖型
主要是由于无孕激素拮抗的长期雌激素刺激,而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症,继而癌变。其发病年龄轻,肿瘤恶性度相对低,且预后好
2、Ⅱ型为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其与雌激素无关,与P53突变有关。多发生于老年体瘦妇女,恶性程度高,且预后差。
易发人群
子宫内膜癌易发人群多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无排卵性功血、不孕不育、绝经延迟,或是通过外源性摄入雌激素,如保健品、乳腺癌患者长期服用的三苯氧胺等的女性
诊断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式为阴道B超,是无创也是最常用的。如果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内膜回声欠匀、宫腔占位(息肉、混合性团块)都属于异常发现
治疗
现有的治疗方式有孕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或早期子宫内膜样腺样腺癌患者中,符合保留生育功能的条件者,可以选择孕激素治疗,需谨记这类患者定期要行病理学检查。因此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癌前病变和早期内膜癌,现在已不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保子宫,辅助其生殖促生育。
子宫内膜癌早期5年的生存率可达80%~90%。因此,子宫内膜癌早发现、早诊治、预后好,平时应重视“月经紊乱”和绝经后阴道流血,为健康保驾护航。
公众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生不得癌症秘诀"
微信/QQ:115159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