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粒白血病并不可怕 及早治疗或可治愈,对慢粒白血病患者进行及早监测治疗,药物治疗尽可能延缓病情的进展,争取达到长期生存的目标,这对慢粒患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对慢粒白血病患者进行及早监测治疗,药物治疗尽可能延缓病情的进展,争取达到长期生存的目标,这对慢粒患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慢粒,全称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是我国三大白血病之一,占总白血病患者比例约为13% 。其发病是源于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骨髓增殖性疾病,致使大量髓细胞在骨髓及外周血中过度生长,并出现费城染色体,导致发病。
药物治疗让癌症成为一种慢性病
近年来,随着癌症规范化治疗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癌症并非绝症,只是一种慢性病”的观念已渐渐深入人心。
慢粒治疗也是这样,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一线、二线标靶药物的问世,慢粒患者疾病进展过程大大减缓,慢粒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不少“带癌生存”的慢粒患者依然活出了精彩的人生,慢粒治疗也逐渐转变为一种慢性病治疗。慢粒的病程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病情只有进展到急变期,患者才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因此,金洁教授表示,慢粒治疗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延缓病情的进展,从而达到长期生存的目标。
目前治疗慢粒的方式主要有:靶向治疗、干扰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靶向治疗目前国际推荐的慢粒治疗方案,但随着疾病的治疗,仍有患者产生耐药或不耐受,且耐药和不耐受问题日益成为慢粒治疗道路上的严重阻碍。
对一线治疗出现耐药和不耐受的情况,即无法从现有治疗方案中获益的患者,应该尽早转换至有效的治疗方式,从而控制疾病进展。
科学研究证实,目前市场上二代药物可以帮助绝大部分对一代耐药的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使用二代药物试验中,两年数据总结发现,逾八成的患者没有出现疾病恶化的现象,总存活率更超过九成。
经济因素 对慢粒治疗的阻碍日趋衰微
过去,经济因素一度成为患者治疗的拦路石。由于抗肿瘤药物研发成本非常高,所以药品的价格相对比较高,而各地医保很少将其纳入报销范围。有部分低保/特困和低收入的肿瘤患者因无法负担药品费用而不得不拖延病情、贻误甚至中断治疗。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情况已大为改观。
去年8月起,中国癌症基金会通过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药品捐助支持,在全国开展“一路爱相伴”援助项目,为病前持有“低保证”“特困证”一年以上的贫困慢粒患者和部分低收入的患者提供药品援助。浙江省中,目前杭州及温州已有6所医院参与到项目中,为患者提供服务。
此外,医保及各项医疗报销政策的不断完善,也为慢粒患者的治疗进一步铺平了道路。慢粒治疗二代药在青岛、江苏等地已纳入医疗报销体系,今后可能将有更多地区的患者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
“本人也是一位慢粒患者,我的事业就是为更多白血病患者寻找一个生命延续的希望。每一个慢粒患者都有接受治疗的权利,新阳光基金会将持续为慢粒药物纳入全国及各地医保而努力。”
公众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生不得癌症秘诀"
微信/QQ:115159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