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省医药医学科学研究所>> 胰腺癌

引起胰腺癌的原因

文章来源:www.aizheng120.com 更新时间:2017年07月11日

引起胰腺癌的原因有哪些方面?引起胰腺癌的原因的具体发病病因目前尚无定论。病毒感染、遗传、环境、心态等因素,对于发病都有一定的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虽然不是导致淋巴瘤的必然原因

引起胰腺癌的原因有哪些方面?引起胰腺癌的原因的具体发病病因目前尚无定论。病毒感染、遗传、环境、心态等因素,对于发病都有一定的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虽然不是导致淋巴瘤的必然原因,但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是一种诱发因素。年轻人工作或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常熬夜、饮食不健康、长时间处在辐射的环境里,易出现疲劳、免疫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患癌概率就增大。

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引起胰腺癌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胰腺癌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1.吸烟 动物试验已证明用烟草酸水饲喂动物可以引起胰腺癌,一组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机遇较不吸烟者高出1.5倍,吸烟量越大发生胰腺癌的机会越高,如每天吸烟1包者胰腺癌发生在男女两性各高出不吸烟者4及2倍。以上资料说明在一部分人中吸烟可诱发胰腺癌发生。

2.不适当的饮食 近年来有学者把胰腺癌发生增多归因于饮食结构不当之故。动物试验证明,用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饲养之动物,可使动物胰腺导管细胞更新加速且对致癌物质敏感性增强。国内学者沈魁等明确提出:饮食结构与胰腺癌发生关系密切,食肉食多者易发生本病。日本学者指出近年来日本胰腺癌发病率增加与日本人饮食结构欧洲化有关。即进食高蛋白、高脂肪过多。还有学者认为食用咖啡者发生胰腺癌机会较多,但未得到进一步证实。

3.糖尿病与胰腺癌 有糖尿病者易患胰腺癌早已为人所知;但近年来的研究指出,糖尿病病人发生胰腺癌者为无糖尿病病人的1倍,且有增加的趋势;也有人认为其为正常人群的2~4倍,甚至有资料报道其发病率可达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12.4%,但两者之间的真正关系不明确。

4.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 早在1950年Mikal等就注意到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关系,1960年Panlino-Netto又指出,只有胰腺钙化的慢性胰腺炎病人才和胰腺癌同时存在,1977年White进一步指出,在原发性钙化的慢性胰腺炎中仅有3例合并胰腺癌,占2.2%。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可能和胰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慢性胰腺炎常和胰腺癌同时存在,据Mikal等(1950)报道100例尸体解剖的资料,49%在显微镜下有慢性胰腺炎的表现,84%有胰腺间质纤维化。由于胰腺癌可使胰管梗阻,从而导致胰腺炎的发生,所以两者孰为因果很难确定。

有人认为,伴有陈旧性钙化的慢性胰腺炎,其钙化灶有致癌作用。Panlino-Netto(1960)报道,只有胰腺钙化病人,胰腺炎才和胰腺癌同时存在。但在White(1977)的胰腺炎病例中,有原发性钙化者,只有3%合并癌,此外胰腺癌也偶可发生钙化。至于胰腺癌和糖尿病的关系,也不十分明确。胰腺癌病人约5%~20%伴有糖尿病,其中有80%的病人是在同一年中先后发现糖尿病和胰腺癌的。

大量病例也证明,糖尿病病人如发生癌,有5%~19%位于胰腺,而非糖尿病病人只4%的癌发生在胰腺,说明糖尿病病人似乎倾向于发生胰腺癌。Sommers等(1954)报道,28%的糖尿病病人有胰管增生,而对照组只9%有胰管增生,设想在胰管增生的基础上可发生癌。Bell(1957)报道40岁以上男性的尸体解剖共32508例,糖尿病病人的胰腺癌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病人高一倍以上。

但也有一些证据说明,胰腺癌的发病和糖尿病并无明显关系。据Lemass(1960)报道,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并无胰岛细胞受到破坏的病理变化。一些胰腺癌病人的糖代谢可以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这可能是由于胰岛细胞尽管没有病理变化,但胰岛素的释放受到了某种干扰的缘故。也有人认为,胰腺癌合并糖尿病并无其特殊性。在一般居民中糖尿病的发生率也达10%。

5.基因异常表达与胰腺癌 晚近关于胰腺癌发生的基因学研究较多,基因异常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各种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基因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癌症发生原因的热点,在各基因家族中,K-ras基因12位点的突变和胰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抑癌基因P53,以及最近克隆出来的MTSl等的失活也有影响。由于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过程,可能存在多种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激活与失活,而且和家族遗传也不无关系。

1991年Tada等对12例已确诊的胰腺癌病人、6例慢性胰腺炎病人,用PCR检验技术进行检测,发现12例胰腺病人癌细胞c-ki-ras第12位密码子全部有癌基因突变,该作者进一步指出c-ki-ras 12位密码子的变化主要是碱基的突变。

Tada等通过动物试验后又提出c-ki-ras的突变位置与致癌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吸烟者可诱发c-ki-ras 12位点碱基突变,而其他一些致癌物如二甲基苯并蒽则引起H-ras基因61位点密码子突变。Tada对胰腺癌病人的临床情况分析后认为c-ki-ras基因突变与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而与肿瘤的大小有关,从而提出c-ki-ras基因突变后主要促进肿瘤的进展。

Lemocene研究发现变化,说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中c-ki-ras基因变化在先,即c-ki-ras基因改变导致胰腺腺管上皮细胞发生癌变,而后癌细胞再向外浸润。有关胰腺癌的发生和基因改变研究资料尚少,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6.内分泌紊乱 胰腺癌的发生也可能和内分泌有关系,其根据是男性发病率较绝经期前的女性为高,女性在绝经期后则发病率增高,与男性相似。有自然流产史的妇女发病率也增高。

7.胆汁的作用 多年来有人认为,胆汁中含有致癌因素,因胆汁可逆流至胰管,而胰腺组织较胆管对致癌因素更为敏感,所以胰腺癌远较胆管癌多见。同时,在胰腺癌中,接触胆汁机会更多的胰头部分,癌发生率更高,而癌又多起源于导管而非腺泡,也说明这种看法有一定根据。

(二)发病机制

1.病变部位 原发性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但发生在胰头部者最为多见。据大量病例统计,发生于胰头者较胰腺体尾部约多一倍,即胰头癌占60%~70%,胰体尾部癌占25%~30%;另有少数病例,癌弥散于整个腺体,而难于确定其部位。Bramhall等研究发现在手术治疗的胰腺癌中80%~90%的肿块位于胰头部。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最近资料显示胰头癌占70.1%,胰体尾部为20.8%,全胰癌占9.1%。

 

2.大体病理 肉眼观胰腺癌表现并不一致。胰腺癌时胰腺的大体形态取决于病程早晚及癌肿的大小。当癌肿不大时,瘤块深藏于胰腺内,不能从胰腺表面见之,只有在扪诊时有不规则结节的感觉。当癌肿增大后,则胰腺的外形发生改变,可在胰头部或体尾部有局限性肿块胀大。瘤块与其周围的胰腺组织分界不很清楚。在切面上胰腺癌肿多呈灰白或淡黄白不规则形态,亦可呈黄白。

胰腺癌的治疗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癌症天敌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外来异物的功能,另一方面消除体内衰老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有的突变细胞成了癌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和癌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肿瘤的最终演变。对于健康人来说,其免疫系统强大足以及时清除突变的癌细胞。但对于癌症病人来说,普遍存在免疫系统低下,不能有效地识别、杀灭肿瘤细胞。

另一方面,肿瘤细胞大量增殖,会进一步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肿瘤细胞有多种机制来逃脱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毁坏。

肿瘤的免疫治疗就是借助免疫系统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提高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提高肿瘤对机体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诱导 肿瘤特异性效应细胞和分子,最终清除肿瘤。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治癌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理论

人体有一种防御机制叫——“免疫系统”,正常情况下它会及时派兵剿灭这个不法分子,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不法分子会趁机钻空子兴风作浪。

并根据免疫系统是我们人体自身的天然屏障,免疫力则是人体抵御外邪侵袭、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免疫力低下就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提高免疫力则是战胜疾病的基础。癌细胞的生长,本身就说明了个体的免疫细胞已经无法解决自身问题。

单独的癌细胞在人体中是无法生存的,患了癌症以后,癌细胞已经不是单独的存在了,而是形成了一定的实体,在这种情况下,免疫细胞往往是束手无策的,只有借助中医药提高免疫系统的外力杀灭癌细胞结论。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通过扶助正气,改善人体的内环境,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形成不利于癌细胞的生长环境,以达到彻底清除癌细胞杀灭的目的。

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一旦恢复,便是最强大的力量。

打个比方:你抗不动一罐煤气,西药是伸出一只手托住你便可以扛起来,但是一放手你还是扛不动,而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复方灵芝虫草汤系列抗癌药则是提高你自身的力气,你自己力气强大了也就不用别人帮助了。

文章:录入编辑

肿瘤可以治愈吗?费用多少?点击此处免费咨询在线医生

防医托、防欺骗,不要轻信他人,治疗肿瘤疾病请选择正规的肿瘤医院。如果您对于以上文章的内容还有疑问,可以点击下面的按钮,与医生在线一对一交流。

相关文章